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概况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学术交流  开放基金  中心简报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中心简报  
 
 2012 
 2011 
 2010 
 
  2011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简报 > 2011 > 正文
 
工 作 简 报
2015年05月13日 17:08    admin  浏览: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三峡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        二○一一年第一期   总第二期

 

 

 

………………………………………………………………1

学术研讨…………………………………………………………2

对外交流…………………………………………………………5

科研项目……………………………………………………………12

学术成果……………………………………………………………12

获奖项目……………………………………………………………14

                      

 

                  三峡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制


 

三峡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是200910月经学校批准成立、挂靠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校级研究所,以求真索理,融容共进为所训。三峡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谭志松教授兼任所长,田世锭博士、副教授担任副所长。现有相对固定研究人员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达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所长谭志松教授还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院校研究会常务理事。另有8人担任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的理事或常务理事。

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经确立了政治建设与三峡区域社会发展教育与三峡区域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与三峡区域社会发展三峡区域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研究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围绕这些方向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社会调研及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就:获批的科研项目共有12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共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2项,厅级项目1项,三峡大学求索基金重点项目3项,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基金课题1项,神农架林区横向项目 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5篇,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篇,重要期刊1篇,CSSCI核心期刊10篇,省级以上报刊理论文章3篇,CSSCI扩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篇,国际国内重要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5篇;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课精彩一门课三等奖1项,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一等奖1项,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1999—2011年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1项,这些成果为研究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将进一步贯彻三峡大学双服务方针,秉承研究所的宗旨,围绕三峡区域的社会发展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为三峡区域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2011年,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秉承求真索理,融容共进的所训精神,坚持重视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直面社会发展问题探索的方向,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地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本年所内共举办8次学术研讨会。

 

 

骆东平博士、副教授作了社会结构嬗变中的信访制度困境与出路探析的主题发言;

田世锭博士、副教授作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的坚守——兼与分析马克思主义比较的学术报告;

郑来春博士、副教授作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致思理路的主题发言;

刘天旭博士作了“‘阿拉伯之春的背后——谁是黑手的学术报告;

李见顺博士、副教授作了论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修辞分析方法的学术报告;

余澜博士、副教授作了商誉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畴研究的主题发言;

范畅博士、副教授作了关于《资本论》未完成性即意义的学术报告;

朱静博士、副教授作了社会危机及其治理的理论建构的主题发言。

1. 骆东平博士、副教授作了社会结构嬗变中的信访制度困境与出路探析的主题发言

2011 4 1 下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所长谭志松教授、刘明君教授、邓莹辉教授、宋仕平教授、吴正彪教授、田世锭博士、余锐博士、余澜博士、李见顺博士、胡俊修博士、骆东平博士、覃美洲老师、梁贤艳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骆东平博士作了社会结构嬗变中的信访制度困境与出路探析的主体发言。骆东平博士主要从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嬗变基本脉络、社会结构嬗变中的信访困境分析、社会结构嬗变中的信访出路分析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以及困境,并从政治、法律、非政府组织等角度指明了困境中的信访的出路。

最后,与会人员还就研究所的基地建设,讨论了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草案。谭志松教授认为应写上以社会学为学科基础,突出应用研究,直面区域社会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把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建设成省内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所。

2. 田世锭博士、副教授作了证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的坚守——兼与分析马克思主义比较的学术报告

  2011429号下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刘明君教授、吴正彪教授、李见顺博士、赵秀丽博士、梁贤艳老师、覃美洲老师等部分研究所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田世锭博士作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的坚守——兼与分析马克思主义比较的主题发言。首先,田博士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情况;然后,着重从马克思唯物辨证法、马克思唯物史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五个方面,论证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的坚守;最后,与会人员围绕田博士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3. 郑来春博士、副教授作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致思理路的主题发言

  2011531号上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所长谭志松教授、邓莹辉教授、吴正彪教授、朱祥贵博士、郑来春博士、余澜博士、余锐博士、梁贤艳老师、覃美洲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郑来春博士作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致思理路的主题发言。他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内涵,然后深入分析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致思理路。郑来春博士认为,实践思维方式既要考察主体自身与其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要考察主体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考察主体实践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与会人员围绕郑来春副教授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4. 刘天旭博士作了“阿拉伯之春的背后——谁是黑手?”的学术报告

2011628号下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所长谭志松教授、邓莹辉教授、吴正彪教授、刘天旭博士等研究所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刘天旭博士作了“‘阿拉伯之春的背后——谁是黑手?”的主题发言。其发言的内容主要包括:多米诺骨:阿拉伯兄弟祸事连连;布瓦吉吉:小贩自焚点燃民众怒火;追根溯源:到底谁是黑手;居安思危: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反思。刘博士在对国际热点问题的深入分析后,就我国当前政治体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的外交、国内政策作了深入的反思。最后,与会人员围绕刘博士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5. 李见顺博士、副教授作了论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修辞分析方法的学术报告

  2011 9 16 下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所长谭志松教授、邓莹辉教授、宋仕平教授、刘明君教授、郑来春博士、李见顺博士、朱祥贵博士、余澜博士、梁贤艳老师、覃美洲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李见顺博士作了关于论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修辞分析方法的学术报告。李见顺博士利用斯金纳的修辞分析方法对政治思想进行修辞性解读,把政治思想看作是政治主体在特定政治语境中。基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采用修辞策略进行政治论辩的产物,从而展现了对政治思想进行多种认识、理解和阐释的可能性。最后,与会人员围绕李见顺博士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6. 余澜博士、副教授作了商誉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畴研究的主题发言

2011 10 28 下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宋仕平教授、邓莹辉教授、刘明君教授、郑来春博士、赵秀丽博士、朱祥贵博士、余澜博士、梁贤艳老师、覃美洲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余澜博士作了商誉法律制度基本范畴研究的主题发言。她首先阐述了商誉的内涵,通过分析商誉与商号、商标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商誉法律制度基本范畴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商誉保护的相关对策。余澜博士认为,应该对所有承载商誉的识别性标识进行统一的保护,商誉的保护标准也应从形式主义向实质主义过渡,回归保护商誉之本源。最后,与会人员围绕余澜博士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7. 范畅博士、副教授作了关于《资本论》未完成性及意义的学术报告

2011 11 27 下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宋仕平教授、邓莹辉教授、刘明君教授、郑来春博士、赵秀丽博士、朱祥贵博士、范畅博士、余澜博士、梁贤艳老师、覃美洲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范畅博士作了《资本论》:未完成性及其意义的主题发言。他首先就《资本论》是否完成这一话题,在分析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其次深入探讨了《资本论》未完成的原因以及未完成性对于《资本论》的重要性。范畅博士认为,马克思没有完成《资本论》的主要原因是与本人的研究工作方式有关,未完成性不仅不损害《资本论》的科学性,反而是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最后,与会人员围绕范畅博士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8. 朱静博士、副教授作了社会危机及其治理的理论建构的主题发言

2011 12 31 下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副所长田世锭博士主持,所长谭志松教授、邓莹辉教授、宋仕平教授、李见顺博士、朱静博士、赵秀丽博士、余锐博士、田世锭博士、朱祥贵博士、覃美洲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朱静博士作了社会危机及其治理的理论建构的主题发言。朱静博士借用西方理论框架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及其治理、定义结构要素,功能特征,出现危机的原因解释以及应对之策。她认为,社会危机的处理只靠政府不一定合理,尽管现在政府是绝对的主导,但是在我们讨论的框架下应该给社会组织地位的解释。最后,与会人员围绕朱静博士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2011年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在这一年里,先后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16次。尤为重要的是,研究所与巴东县野三关镇人民政府合作建立了三峡大学与民族文化研究野三关基地三峡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野三关基地,这标志着我所在学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创新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应邀出席“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朱祥贵博士、余澜博士应邀出席“2011知识产权南湖论坛

余澜博士应邀出席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骆东平博士应邀出席“2011年全国民事诉讼法学年会

朱祥贵博士应邀参加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赵秀丽博士应邀参加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骆东平博士应邀出席“2011第二届IEEE应急管理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

吴正彪教授、赵秀丽博士应邀参加第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谭志松教授应邀出席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

余菲菲老师应邀参加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ICTAS2011)”

骆东平博士应邀参加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

骆东平博士应邀参加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胡俊修博士应邀参加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宋仕平教授等参加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带领部分研究员赴野三关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我校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与巴东县野三关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1.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应邀出席“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1 4 14 日—16日,由云南省怒江自治州政府和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云南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怒江自治州举行。国家民族委员会、云南省政府相关领导,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从事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大会。

三峡大学副校长、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谭志松教授应邀出席了大会,并作为大会主持人之一主持大会。本次研讨会,专门就怒族的历史与文化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对当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

2. 朱祥贵博士、余澜博士应邀出席“2011知识产权南湖论坛

42324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国家版权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2011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第八届)在武汉隆重举行,论坛主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知识产权战略。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及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官员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0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等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研究员朱祥贵博士、余澜博士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围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司法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3. 余澜博士应邀出席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521日—22日,由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主办,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云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在云南玉溪抚仙湖畔举行,共有380余位学者参会。年会的中心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商法发展。据悉,云南高院在近几年的司法实践中,结合云南本地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涉及采矿权、探矿权转让以及公司股权转让、保险、借款纠纷等分别作了调研,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得不太具体、不太完善的若干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余澜博士应邀出席了此次年会,并与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人士展开了互动交流,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的商法学理论的建设和商事法律制度的进步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4. 骆东平博士应邀出席“2011年全国民事诉讼法学年会

79日—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办、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承办的2011年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在青海西宁召开,年会主题为: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司改办主任俞灵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各地高、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和来自全国各高校院校、研究机构的学者共2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究员骆东平博士应邀出席本次年会,并与全国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司法实务部代表们一起围绕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5. 朱祥贵博士应邀参加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718日—19日,由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主办,湖北民族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年会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理论与实践研究。来自各地民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民族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究员朱祥贵博士应邀参加此次年会,并与参会人员共同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民族自治地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未识别民族的法律问题和全球化背景下法学理论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6. 赵秀丽博士应邀参加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715日—19日,由中国明史学会、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文成县委、县政府和浙江工贸职业学院承办的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州文成县召开。来自国内和港澳台几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另有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法国等国多所大学的学者共200余人。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为政治法律、经济、外交军事人物、思想文化文献、刘基专题进行了讨论,研讨会继承了历届明史研讨会严谨、求实、创新的传统,并呈现出中青年学者唱主角、各学科打通、跨学科研究以及中外学者、海峡两岸学者研究方法日益趋同、研究回归学术本位等特点。

研究员赵秀丽博士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7. 骆东平博士应邀出席“2011第二届IEEE应急管理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

88日—10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化工大学协办的“2011第二届IEEE应急管理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市海淀区召开。会议主题为:应急管理与管理科学。

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亚太区、北美、欧洲和世界各地的顶尖研究人员,交换他们的研究结果以及管理科学和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骆东平博士应邀出席并参与了会议讨论。

8. 吴正彪教授、赵秀丽博士应邀参加第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820—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吉首大学联合主办,吉首大学与永顺县政府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吉首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土司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土司历史与文化永顺老司城土司遗址与土司历史文化三项议题展开。

会议共收到84篇论文,有38篇是专门土家族土司的,其余46篇是研究藏、彝、壮、苗、白等民族土司的,具有立足于土家族土司、研究我国各民族土司的跨民族文化研究的特点。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彪教授、赵秀丽博士应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并就土家族土司文化特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9. 谭志松教授应邀出席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

 

 

82728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北方民族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在北方民族大学召开。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任维桢,以及全国人类学民族学教学、研究、工作机构的60余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三峡大学副校长、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谭志松教授带领研究员梁贤艳老师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就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类学民族学使命、如何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国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动态与借鉴、如何促进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以及筹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及研究会工作建议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10. 余菲菲老师应邀参加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ICTAS2011)”

92325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的2011年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主题为创新、安全、可持续发展。会议围绕结构体系创新与工程结构防灾建筑创新建筑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的创新与应用四个分会场议题进行。

与会人员就特大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挑战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探讨论,从事土木工程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还总结和探讨了基本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余菲菲老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参与热烈的讨论交流。

11. 骆东平博士应邀参加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

11 2 ,由市法学会、三峡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在宜昌市桃花岭饭店举行。这次法治论坛的主题是:社会管理创新法治问题研究。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市法学会会长邓恢林、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等共200余人出席了大会。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骆东平博士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上,市法学会会长邓恢林指出,全市广大法学和法律工作者要立足大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忠实履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神圣职责,开创宜昌法学、法律工作的新局面。同时,邓恢林会长希望市法学会、广大法学和法律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在法学领域的坚定捍卫者;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主动地为全市跨越式发展服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水平。

 12. 骆东平博士应邀参加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11 2 ,由市法学会、三峡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在宜昌市桃花岭饭店会议室举行。这次法治论坛的主题是:社会管理创新法治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秘书长林中梁、市委常委、市法学会会长邓恢林、市政府副市长王宏强、市司法局局长邹志坚、宜昌各县市区法学会成员及各县市区政法委书记出席了会议。由市法学会副会长、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军教授主持会议。三峡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骆东平博士、研究员朱祥贵博士、余澜博士参加了本次大会。

本届论坛从200余篇论文中遴选了83篇并予以表彰,其中我校有11篇获奖论文,其中骆东平博士的论文荣获一等奖。论坛的重要成果是《社会管理创新法治问题研究》,该文集的出版集中展示宜昌市法学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论坛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胡俊修博士应邀参加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14日—6日,由江汉大学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日本、越南、台湾,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主题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据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涂文学教授介绍: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历史大变革,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全面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突飞猛进。1949年,城市化比率为10.6%1978年为17.92%,到2000年,迅速攀升到36.22%,城市总人口4亿5千万,建制市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2000年的663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胡俊修博士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与各参会人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14. 宋仕平教授等参加首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

11 8 上午,首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三峡大学接待中心七楼会议室举行。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湖北省民宗委副巡视员郑隆贵、伊朗人类学民族学知名学者萨黑拉教授、英国人类学民族学知名学者、伦敦大学汤姆教授出席了开班典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近30名研修班学员参加。典礼由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厅级巡视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主持。

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指出举办此次研修班的目的:“即为国家的学科建设服务、为当代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政策服务、为培养高端人才服务”。为办好本次培训班,他要求:“研讨班研讨内容要符合国家需要、符合广大中青年学者的需要,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探索国家需要,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进行研究,作到看问题作研究有新度”。

   此次研修班为期7天,期间萨黑拉教授、汤姆教授等作了相关学术报告。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研究员宋仕平教授、邓莹辉教授、朱祥贵博士、余澜博士、余锐博士、覃美洲老师和梁贤艳老师参加了此次研修班,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收获颇多。

15.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带领部分研究员赴巴东野三关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20111117日—19日,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带领部分研究员赴巴东野三关镇与该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就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座谈、调研。双方就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野三关镇的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双方一致认为,野三关镇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进行土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野三关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也需要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双方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并就上述问题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16. 我校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与巴东县野三关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1224日上午,我校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与巴东县野三关镇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暨三峡大学社会与民族文化研究野三关基地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野三关基地授牌仪式在巴东县野三关镇举行。三峡大学副校长、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巴东县副县长崔久红等参加了签约暨授牌仪式。

首先,野三关镇党委书记朱宏致欢迎辞,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与野三关镇镇长吴祖波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然后,科技处副处长田强教授、研究生处处长唐祖爱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宣读相关文件并授社会与民族文化研究野三关基地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野三关基地牌匾,合作双方还就项目合作、基地建设等事宜进行了实质性会谈。最后,巴东县副县长崔久红和副校长谭志松教授先后作总结发言。

 

 

1225日,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谭志松教授与野三关镇党委书记朱宏就合作出版《乡镇社会发展研究》丛书签订了协议,细致的划分了双方的权利、义务、版权等问题,该协议也是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与野三关镇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框架内容之一。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及两个基地的授牌,标志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野三关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将全面展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将依托野三关基地,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与创新、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与野三关镇开展深入合作。

 

 

2011年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科学研究再结硕果,获批的科研项目共有1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共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2项,厅级项目1项,三峡大学求索基金重点项目3项,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基金课题1项,神农架林区横向项目 1项,科研经费总计达七十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五十余万)。截止现在,在研项目达到2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8项,厅级项目12项,求索基金项目3项。

谭志松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胡俊修博士、副教授获得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邓莹辉教授获得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李桂媛教授获得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田世锭博士、副教授与郑来春博士、副教授获得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各1项;余澜博士、副教授获得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邓莹辉教授、田世锭博士、副教授、余澜博士、副教授获得三峡大学求索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余澜博士、副教授获得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基金课题1项;田强教授与陈发菊博士获得神农架林区横向项目1项。

2011年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再创佳绩,出版专著4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5篇,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篇,重要期刊1篇,CSSCI核心期刊10篇,省级以上报刊理论文章3篇,CSSCI扩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篇,国际国内重要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5篇。

专著类:

《民主政治与和谐发展》,刘明君著,人民出版社 201111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保护与传承研究》,谭志松著,民族出版社 201112

《苗年》,吴正彪著,贵州民族出版社 201112

《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余锐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12月。

1. 刘明君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民主政治与和谐发展》,人民出版社 201111月出版。

本书从民主政治篇、价值整合篇、和谐发展篇三个部分介绍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健步前行,公民政治参与从表层走向深入,基层民主样式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创造与刷新,政治文明成果逐渐显现。在全球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中,我国公民的价值追求呈现多样化特征,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进行价值整合变得尤为迫切与必要。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多断面矛盾与冲突,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在中国的发展旗帜之上,其中包括人的政治发展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课题。

2.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谭志松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保护与传承研究》,民族出版社 201112月出版。

该书是谭志松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族教育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的主体成果,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保护和传承的专著。本书的主要贡献不仅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有用,同样对武陵地区其他民族甚至是我国其他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迪作用。

书中谈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才能得到锤炼和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像对待古文物那样把它与周围世界隔离开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有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传统的连续性恰恰在于保守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保守因素使文化传统保持相对稳定,成为维系民族文化生命的纽带,创新因素使文化传统不致凝固僵化,永葆生命力

3. 余锐博士主持的项目成果《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12月出版。

该著作是余锐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当前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境遇,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说明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黑格尔象征型艺术理论的积极意义;同时介绍论文的立论依据、主要观点和篇章结构。第一部分就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及其美学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象征型艺术作为艺术发展史的一个阶段,它和世界历史的横向联系。第三部分则致力于象征型艺术的纵向考察。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不仅充分体现其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人学内容。黑格尔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强调是我们应该加以重视的内容,这对我们建立东方美学的自洽性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4. 吴正彪教授的项目成果《苗年》,贵州民族出版社 201112月出版。

本书是吴正彪教授继前些年出版的《苗族年历歌和年历歌的文化解读》与《乡村口承叙事与地方乡民的文化生活空间——下堡坪民间故事传说的田野考察札记》两部专著公开出版之后,又一部18万字的新作。这部著作由六个部分组成:苗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苗年的起源与变迁;苗年的活动内容;苗年的基本特征;苗年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苗年在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研究价值。

该书是一部融田野调查与学术理论分析的实证研究专著,既有苗问记载的实地资料,也有从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对黔、湘、鄂、桂、滇等省区苗族民间文化的阐释。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新建教授、贵州省文化厅厅长徐圻分别为该书写序。本书是贵州省文化厅作为《山地文明的典藏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系列中的《项目纵深》内容资助出版的。

论文类:

    2011年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再创佳绩,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5篇。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篇,重要期刊1篇, CSSCI核心期刊10篇,省级以上报刊理论文章3篇,CSSCI扩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篇,国际国内重要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5篇,一般期刊12篇。

胡俊修博士、副教授的论文《谋市民之福利:汉口中山公园的追求与管理之难(1929—1949)》,发表于《江汉论坛》2011年第3期,同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3期转载;胡俊修博士的论文近代综合性文娱中心与都市社会——以汉口民众乐园为例(1929—1949),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20105期,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邓莹辉教授、吴正彪教授、李桂媛教授、胡俊修博士、田世锭博士余澜博士、覃美洲老师等多篇文章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胡俊修博士、朱祥贵博士以及田世锭博士的文章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宋仕平教授、骆东平博士、李见顺博士、余锐博士、余澜博士、覃美洲老师及梁贤艳老师等多篇发表在CSSCI扩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中。

谭志松教授、余澜博士、骆东平博士、梁贤艳老师等文章收录在国际会议文集中。

郑来春博士、副教授的多媒体课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荣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课精彩一门课三等奖;

骆东平博士、副教授的论文《权利救济策略视角下的我国群体性上访问题分析》荣获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一等奖;

骆东平博士、副教授的论文《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研究》荣获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1999—2011年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1. 郑来春博士、副教授讲授的多媒体课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荣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课精彩一门课三等奖。

2011 10 9 ,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11年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课精彩一门课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的获奖名单,其中郑来春博士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件荣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课精彩一门课三等奖。

据悉,此次全省共有30个申报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7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13件。此次评选是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门课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课件评奖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严格按照程序,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审定三个环节最终评定的结果。

2. 骆东平博士、副教授的论文《权利救济策略视角下的我国群体性上访问题分析》荣获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一等奖。

    11 2 ,由市法学会、三峡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宜昌市桃花岭饭店举行。这次法治论坛的主题是:社会管理创新法治问题研究。本届论坛从200余篇论文中遴选了83篇并予以表彰,其中我校有11篇获奖论文,何伟军、胡孝红、骆东平分别获得一等奖,卢以品、欧阳庆芳、曾鹏分别获得二等奖,李国际、陈军、向雷、慎先进分别获得三等奖,卢以品在会上作了精彩演讲,三峡大学法学院获论坛优秀组织奖。

其中,骆东平博士的论文《权利救济策略视角下的我国群体性上访问题分析》荣获第二届三峡法治论坛一等奖。

 3. 骆东平博士、副教授的论文《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研究》荣获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1999—2011年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115日,由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承办,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检察院协办的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一楼会议厅隆重召开。大会举行了首届湖北省诉讼法学(1991—2011)优秀成果奖的颁奖仪式,共有56项成果分别获得著作类、论文类优秀成果奖项。

其中,骆东平博士的论文《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研究》荣获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1999—2011年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中国长安网 | 中国社会学会 |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 中国社会学网 | 人民网“加强和创...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社会学视野网 | 公安部 | 民政部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宜昌市人民政府 | 社会管理创新网 | 湖南社会管理网
Copyright © 2015 三峡大学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邮编:443002 电话:0717-6397606 Email:yyshxyjs@126.com